首页 爱情风水 《放学后》:清华女中杀人案,最大的危险,往往就在离你最近地方 : 恋爱限定

《放学后》:清华女中杀人案,最大的危险,往往就在离你最近地方 : 恋爱限定

“当美丽、纯粹、真实的事物被破坏,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,恨意便开始萌发,恣意蔓延开来……”


《放学后》舞台剧剧照

精巧的结构,设计出色的谜题,严丝合缝的逻辑推理,凭借《放学后》,东野圭吾于1985年,一举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

毫不夸张地说,《放学后》是东野圭吾梦想起航的地方,他的一切都从这本书开始。

没有这本书奠定他的文学创作基调,坚定他专职创作的信念,就不会有后来的《白夜行》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等巅峰之作的问世。

《放学后》作为其早期作品,他对社会的反思和人性的拷问,虽不如《白夜行》、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等作品,那么深刻,鞭辟入里,但整体的创作基调已初现端倪。

他不再迷恋于传统的本格推理小说,流于纸上谜题游戏,把小说当做逻辑推理的炫技,而是关注命案背后对人性的拷问,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省,开始思考关于美,人生、友情,爱情,梦想······

《放学后》,书名很小清新,但讲述的却是一个悲伤而又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:一桩发生在女子高中的连环谋杀案,三名老师,村桥,竹井,前岛先后遇害。

表面上看,这是三个命案,但其实村桥和竹井死于相同之人手中,被杀的理由也一样,可以归为第一案;而前岛遇害,真相却在别处,凶手隐藏之深,不到最后一刻,无人知晓。

杀机之外又有杀机,反转之后还有反转,不到最后一刻,你永远不知道真相是什么?


《放学后》舞台剧剧照

第一案:一个“出于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动机而行凶的故事”

高一女生宫坂惠美因在宿舍自慰,可能被巡夜的两个老师村桥和竹井看到,羞悔难当,当夜割腕自杀,被好友杉田惠子救下。

但在其后的日子,惠美总觉得两个老师看自己的眼光异样,认为他们是在回想她那天晚上不堪回首的样子,觉得自己受到了“视线强暴”,便在好友惠子的协助下,毒杀了村桥和竹井。

在常人看来,多么荒唐可笑,没有深仇大恨,没有无路可退的逼迫与无奈,只是为了保持青春的纯粹与完美,就制定了复杂周密的杀人计划,残忍而冷漠的夺走他人生命。

借用东叔自己的话,这是一个“出于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动机而行凶的故事”。

青少年犯罪向来最能撩拨大众的神经,文学、影视作品对这一题材的反应亦不在少数,去年夏天,热门网剧《隐秘的角落》大火,“去爬山吗?”“我还有机会吗?”来自剧中的两个梗席卷社交网络。

青少年的神经纤细而敏感,你永远不知道,那一句话,哪一个动作戳中了他心底的某个隐秘角落。他们看似单纯而天真,但也正因其单纯才更无知,正因其天真才更残忍。

“若以为她们是大人,却会意外地发现她们根本就是孩子,若以为她们是孩子,她们又会惹出不亚于大人的麻烦。”

青春期的孩子,尤其是女孩子,她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,涉世未深,天真烂漫,怀揣希望与梦想,她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价值观,是非观。

对世界,对他人,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,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,非黑即白,这样很好,却也很容易走上极端。

沙特曾说:“他人即地狱”。人总是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,尤其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,敏感而自尊,犹如易碎的琉璃,容不得一丝瑕疵与污点,一旦自认为“丑”的一面被人发现,那不亚于世界末日降临。

她们会将那在别人看来只是小事,或许根本不在意的“丑”肆意放大,视他人为困住自己的地狱,一定要打碎,要毁灭!


《放学后》舞台剧剧照

第二案:真正的危险,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

前岛和妻子裕美子的婚姻看似风平浪静,相处和谐,其实早已暗流涌动,危机四伏。

为钱,还是为情?

但他们生活富足,并不缺钱,两人的结合,也是志趣相投,自由恋爱,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夫妻反目,刀剑相向呢?

前岛和自己的学生,暧昧对象惠子,有这样一段对话:

她瞥了一眼,没伸手去拿,却问了个毫不相干的问题:“唉,你担心老婆吗?”

我拉开拉环正要喝,闻言差点呛住:“你说什么?”

“我可是认真的,怎么样?”

“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。”

“不担心但是寂寞?”

“不寂寞,又不是新婚。”

“不寂寞但会心疼?”

“喂······”

“老实说呗,我说得没错吧?”

刚开始,这里没读明白,仔细品味下,恍然大悟,在时间的消磨下,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,他们的婚姻早已不再新鲜,老夫老妻也早就没了最初的心动,之所以还披着婚姻的外壳,不过是责任使然。

其实,他们的婚姻曾出现过转机,一个孩子的到来或许会为他们死水般的婚姻生活注入活力,但当怀孕的裕美子把这一喜讯告知前岛时,自私的前岛却视孩子为“麻烦”,逃避承担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,强硬的逼迫裕美子打掉。

自此,转机变成了危机,夫妻关系更加冷漠,尤其是在裕美子出轨,爱上别人后,更是同床异梦,貌合神离。

当前岛把有人要暗杀自己的事告诉妻子后,一个大胆的计划就在裕美子脑海产生:借刀杀人。

杀机在枕边人内心涌动,前岛却认为危险来自学校的某个不知底细的人。直到最后一刻,倒在血泊之中,听到妻子的喊声,他才终于明白:

一直以为有人要我的命,其实只是被利用而已-今天才明白这一点,却是以这种方式,并且是被自己的妻子追杀,多么讽刺!

小说的结尾,东野圭吾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:唯一知道惠子和惠美是杀害村桥和竹井的真凶的前岛,倒在了妻子情人的刀下,生死不知。


《放学后》舞台剧剧照

结语

正义能否降临,真凶是否能被绳之以法,这些似乎都不是东野圭吾的关注点,因为重点不是破案,而是悲剧产生的原因,在这个故事里,几乎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人,没有谁是无辜的。

前岛为了逃避当父亲的责任,毫不顾忌妻子的感受,强行逼她打掉孩子;

校长栗原为了学校所谓的名誉,在前岛先后遭遇三次暗杀时,极力阻止他报警;

女老师麻生为了隐瞒自己的风流韵事,顺利嫁入豪门,刻意隐瞒真相,不惜成为帮凶;

惠子和惠美为了保持所谓完美、纯粹的青春,不惜残忍而冷漠的谋杀了两位老师;

即使是作为受害者的两位老师,也各自有着道德与品行上的瑕疵。村桥身为训导主任,冷漠专横,死后还被学生嘲讽好色。体育老师竹井,言行不检点,爱看女生穿运动短裤,觉得性感。

《放学后》这本书将人性的自私,冷漠,贪婪,展露得淋漓尽致。

人终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么?什么时候,人们在意的不是钱,而是友情、爱情、身体、容貌、回忆和梦想?

财经频道

本文重点讲:恋爱限定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

财经频道

关于作者: 周易大师

热门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